青光眼是一種對人體眼睛危害十分大的眼科疾病,眼是人體脆弱的部分,為什么會發生青光眼呢?青光眼又分為幾種的類型呢?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一般多發于那種眼里過度的工作,因為我們的眼球是會轉動的,它是每天都需要勞累了休息一下,但是很多眼部的外界壓力會給眼睛的功能帶來傷害。青光眼的患者一般都視力下降的很快,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失明。
發病機制
青光眼本身就是臟腑功能失調后引起全身病理變化過程中的一種眼部表現。因此它不僅可由多種病變繼發形成,且可加劇其它病變的演變、發展。其中局部以外傷、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晶體改變(白內障、老花、晶體脫位、人工晶體)、玻璃體改變(玻璃體混濁、液化)、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夜肓、中漿、視網膜炎、視網膜動靜脈阻塞、出血)、眼部炎癥。全身以心腦血管(高血壓、動脈硬化)、消化系統(胃潰瘍、胃炎)、內分泌系統(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先天發育不良。臨床上因用藥不當,引發青光眼并非鮮見,常見藥物有:散瞳驗光藥物(如阿托品等),麻醉藥物(利多卡、普魯卡因等),擬腎上腺素等藥(腎上腺素、麻黃素等),擴血管藥物,鎮靜安眠類(如安定),抗菌消炎類(磺胺)女性激素及避孕藥。
疾病分類
青光眼分為原發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及混合型青光眼等。臨床上常見的為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多發生于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閉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發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此型發作一般者有明顯的誘因。
青光眼患者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勞累過度、眼睛的睡眠休息不夠、不好好保護眼睛等,這些做法都會影響我們的眼周圍的神經中樞,使毛細血管擴張,造成水腫,還有堵塞通道等,眼部的循環不穩定,很有可能造成青光眼的急性發作。
青光眼防治
青光眼是眼科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因為青光眼對視力造成的損害通常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現視神經受損,很難通過各種方法恢復視力,對于這種疾病一般建議早發現、早治療。如果眼睛出現脹痛、鼻根部酸脹或者霧視、虹視,并且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考慮可能存在青光眼,需要及早到醫院進行眼壓和眼底的檢查,及早發現眼睛有沒有青光眼。如果經過診斷以后確實是青光眼,需要及早通過藥物將眼壓控制在正常范圍,能夠避免對視神經造成損傷,如果發現的比較晚,也要及早治療。只有盡快將眼壓降到正常,才能大程度避免青光眼帶來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