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年齡在30~40歲的人群中,超過20%的人患有干眼癥,相當于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有干眼癥,7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則高達36.1%。而這其中手機族的干眼患者排在首位。
小呂是一位剛畢業入職的員工,因為應聘的職位工作壓力不是很大,閑暇時間就抱著手機打網游。這一兩個月眼睛難受,自己隨意在藥店買了一些眼藥用了一下,繼續打網游,直到眼睛疼痛才來眼科醫院看門診。經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測顯示,他已經患有嚴重的瞼板腺功能障礙。
眼科專家表示,瞼板腺功能障礙是眼科比較常見的疾病,是指瞼板腺堵塞、瞼板腺腺體分泌物的性質或者量發生改變,進而引起眼干、眼澀、眼部炎癥和眼表損害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系列綜合征,是蒸發過強型干眼癥的主要病因。病因主要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有關。
不良生活習慣是干眼癥重要誘因
眼科專家分析,生活中導致干眼癥的原因很多,其中,不良的生活習慣是一個重要誘因。
一是過度用眼。人們專注地看東西時,眨眼的次數會明顯減少,這就會影響眼睛的正常功能,如果用眼時間過長,眼部就會失去原來的濕潤度,產生干澀、疲倦等不適癥狀。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非常容易導致眼睛過度疲勞,給干眼癥帶來可乘之機。
二是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直接與眼表接觸,它不僅會影響淚液的更新,增加淚液的滲透壓,還會對分泌油脂的瞼板腺造成機械性磨損,從而導致干眼的發生。特別是佩戴隱形眼鏡時間過長,比如每天超過8個小時,更會增加干眼癥的發生風險。
三是經常化妝。女性干眼癥的發病率比男性高,跟女性經常化妝有一定關系。涂睫毛膏、畫內眼線或紋眼線都可能妨礙瞼板腺正常分泌油脂,從而導致干眼。
另外,長期服用一些藥物,如有些降壓藥、精神安定類藥物,濫用滴眼液等,可能影響淚液的正常分泌。環境干燥、高溫、風沙天氣等因素,也會加速淚液的蒸發,導致干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