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有些是先天性造成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但是從臨床經驗來看更多的是后天原因造成的,而且高發人群是兒童。這就要求廣大的家長要學會簡單地辨認兒童斜視的表現癥狀和預防方法,避免兒童患上后天性斜視。
什么是兒童斜視
兒童的眼球短小,都存在生理性遠視的現象。由于孩子2歲以后,看近物的需求逐漸增加,而且兒童眼的調節能力很強,眼外肌收縮力很好,如果從小就有看東西太近的習慣,使兩眼經常保持高度的調節,同時必然伴隨過多的雙眼球向內轉,這容易引起內斜視。此外,先天因素和產傷,視功能發育不健全也會引起。
造成兒童斜視的原因
1、先天異常:這種斜視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發育異常,眼外肌本身發育異常,中胚葉分化不全,眼肌分離不良,肌鞘異常及纖維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產過程中,使用產鉗造成嬰兒頭面部損傷或母親生產時用力過度致胎兒顱壓升高產生大腦點狀出血,而出血剛好在支配眼球運動的神經核處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遺傳因素,斜視眼在家族中遺傳不是全體成員,這種缺陷往往是間接遺傳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個月內發生斜視稱先天性斜視,它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大。
2、發育不完善: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人的單視功能是后天逐漸發育的,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復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嬰兒出生后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后,立體視建立更遲,6~7歲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
3、眼球發育:由于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即調節力強。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輳,容易引起內斜視,這種內斜視稱調節性內斜。
4、眼球運動中樞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過強或外展不足或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內斜;相反外展過強,集合不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外斜。
兒童斜視的危害
斜視影響雙眼視覺功能,嚴重者沒有良好的立體視力。立體視力是只有人類和高等動物才具有的高級視覺功能,是人們從事精細工作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沒有良好的立體視覺,在學習和就業方面將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部分斜視患者都同時患有弱視。由于斜視患者長期一只眼注視,另一只眼將造成廢用性視力下降或停止發育,日后即便戴合適的眼鏡,視力也不能達到正常。
在兒童時期患上斜視還會影響全身骨骼的發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視的代償頭位,使頸部肌肉攣縮和脊柱發生病理性彎曲,及面部發育不對稱。
預防兒童斜視的方法
1、預防斜視要從嬰幼兒時期抓起,家長要注意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睛發育和變化。
2、嬰幼兒在發熱、出疹、斷奶時,家長應加強護理,并經常注意雙眼的協調功能,觀察眼位有無異常情況。
3、要經常注意孩子的眼部衛生或用眼衛生情況。如燈光照明要適當,不能太強或太弱,印刷圖片字跡要清晰,不要躺著看書,不可長時間看電視及打游戲機與電腦,不看三維圖等。
4、對有斜視家族史的孩子,盡管外觀上沒有斜視,也要在2周歲時請眼科醫生檢查一下,看看有無遠視或散光。
5、孩子看電視時,除注意保持一定距離外,不能讓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對電視的位置。應時常左中右交換座位,否則孩子為了看電視,眼球老往一個方向看,頭也會習慣性地向一側歪,就會造成斜視。
后天性斜視的表現癥狀是什么
典型癥狀為復視,因為雙眼正常的視網膜對應點在發生麻痹時,忽然被打亂,一時又無 法抑制或克服,物像落在視網膜非對應點上,遂產生復視。同時,可伴有眼性 眩暈及投射失誤等自覺癥狀,出現頭暈、目眩、頭痛、惡心、嘔吐和精神紊亂等表現。
如何在家中預防后天性斜視
1、經常變換睡眠的體位 寶寶睡覺時,應經常變換體位,可有時向左有時向右,這樣可使光線投射的方向經常改變,能使寶寶的眼球不只轉向一側,從而避免斜視。
2、玩具多角度懸掛 在寶寶的小床上懸掛的彩色玩具不能掛得太近,應該在40厘米以上,而且應該在多個方向懸掛,避免寶寶長時間只注意一個點而發生斜視。
3、增加寶寶眼球轉動的頻率 將寶寶放在搖籃內的時間不能太長,父母應該不時將寶寶抱起來,走動走動,使寶寶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好奇,從而增加眼球的轉動,增強眼肌和神經的協調能力,避免產生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