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是第24個全國“愛眼日”。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教育部等8部門《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今年主要圍繞“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健康,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主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全國愛眼日的由來——
1992年9月25日,天津醫科大學眼科教授王延華與流行病學教授耿貫一首次向全國倡議,在國內設立愛眼日,并在天津召開了全國愛眼日第1次研討會。這一倡議受到眼科學界和眼科專家們的響應,決定每年5月5日為“全國愛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舉辦愛眼日宣傳活動。受此影響,從1994年開始,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相繼在5月5日舉辦義診咨詢活動,同時宣傳愛眼日的意義。1996年,國家衛生部、國家教育部、團中央、中國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活動列為國家節日之一,并重新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
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各級衛生健康、教育、體育部門要進一步認識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推進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工作。幫助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形成合理用眼、科學矯治的意識。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科學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做到對近視的早發現早干預。
鼓勵廣大青少年積極參加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等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培養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方式。 利用好權威科普資源,運用傳統和新媒體傳播方式,宣傳科學防控、科學矯治知識。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原則,大程度地動員全社會,共同科學防控近視。
要想有健康的視力,應做到以下幾點:
1、閱讀姿勢要正確。在閱讀時,書本與眼的距離應保持在30-35厘米;書本不應豎立或平放,要與水平面成30-40度角,使書本與視線成直角,這樣可以使的上、下緣與眼睛的距離一致,使看到的字體比較清晰。
另外,閱讀時采取坐姿,不要躺著看書。因為躺著看書時,不易保持兩眼與書本的距離相等,致使兩側眼肌發育不平衡。走路、坐車、乘船和乘飛機時不要看書,因為此時身體的搖晃使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不定,加重了眼肌的調節負擔,容易導致近視眼的發生。
2、書寫姿勢要正確。寫字時兩手臂要等長度地放在桌面,一長一短會使身子歪斜;胸部與書桌后緣保持一拳的距離。從而,使眼與書本或作業本保持1尺左右的距離。
3、孩子學習用的桌椅要合適。其中桌子高度與椅子高度之差(衛生學上叫做桌椅高差)。桌椅高差要隨身高而調節,一般身高110厘米-130厘米的孩子桌椅高差為23厘米-25厘米;身高131厘米-160厘米的孩子桌椅高差為27厘米-31厘米;160厘米以上的孩子,桌椅高差為32厘米。一般家庭里,孩子用的大多是成人用的桌椅,這時可以把椅面墊高,以達到上述桌椅高差的要求。
4、孩子晚上學習時間的照明燈要達到標準。孩子在傍晚或夜間自習時,一般桌面的照度不要低于50勒克斯(照度的計量單位),要能達到100勒克斯。若以桌面照度達到80勒克斯左右為準,則30瓦日光燈管應距離為1.4米,20瓦日光燈為1.1米,8瓦日光燈為0.5米,白熾燈(普通燈泡)40瓦為0.6米,25瓦為0.45米。
5、孩子看書、看電視、用電腦要注意眼睛的休息。30分鐘~45分鐘之后要停下來做些別的事情,建議能做一組眼睛保健操,避免眼睛過于疲勞。
此外,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衛生用眼的榜樣。在生活中,有的成人喜歡把書報拿得很近,兒童在生活中自然摹仿,亦愛距離閱讀;有的成人習慣于側著臉、斜著頭看前邊的事物,孩子仿效,時間一長容易造成斜視;父母長時間看電視、電腦、躺著看書,孩子也跟隨左右,逐漸地,眼睛便開始了近視。所以父母在家中要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行為方式,不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相關閱讀——
普瑞眼科在榆中金崖(明德)小學開展愛眼日活動